綠盟聯合(天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手機號:15822768001
郵箱:lvmenglianhe@126.com
地址:天津市武清區下朱莊街廣賢路東側富興隆盛廣場46-3
由于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已經將綠色建筑的各個方面都具體化成各種條文了,總體來說,盡量使建筑滿足條文規定,就可以使建筑達到比較綠色的程度了。
建筑專業:
合理選址,選擇已開發用地,周邊交通越方便越好;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越多越好。
合理布置建筑,使得室外的風環境、聲環境、日照環境不超標;
盡量利用地下空間,但也不宜過大(滿堂紅),因為會影響到雨水往地下滲透;
室內噪聲環境、熱濕環境(暖)、新風(暖)、自然采光這些在規范上沒具體要求或要求不明確的,這些都需要加強考慮。會影響到一些內外墻體、樓板的構造設計,這時候建筑物理專業就該上場了。
景觀專業:
場地鋪裝、綠地率。
本地植物,節水植物。
暖通專業:
考慮造價基礎上,盡量節能,選擇高效圍護結構和高效機電系統,選擇節能照明(電);
考慮造價基礎上,盡量利用可再生能源;
給排水專業:
選擇節水器具,利用非傳統水源(中水、雨水),但需要注意用水平衡計算;
結構專業
建筑結構選擇消耗小的體系,盡量多利用可再循環材料(金屬、玻璃、木材等,如果用作外圍護結構,需要考慮節能的問題),采用土建裝修一體化施工;
電專業
空氣監測看情況上,能耗監測與智能化控制盡量上,可能需要做光伏系統(可再生能源)。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1年工程建設標準規范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會同有關單位在原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基礎上進行修訂完成的。
本標準是根據建設部建標標函 [2005] 63號 (關于請組織開展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編制工作函)的要求,由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編制而成。
本 標準是為貫徹落實完善資源節約標準的要求,總結近年來我國綠色建筑方面的實踐經驗和研究成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標、多層次的綠色建筑綜合評價標準。在編制過程中,廣泛地征求了有關方面的意見,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專題論證,對具體內容進行了反復討論、協調和修改,并經審查定稿。
公告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發布國家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公告 第408號
現批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編號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原《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同時廢止。
本標準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住房城鄉建設部
2014年4月15日[1]
新舊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區別
1.將標準適用范圍由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辦公建筑、商場建筑和旅館 建筑,擴展至各類民用建筑。
2.將評價分為設計評價和運行評價。
3.綠色建筑評價指標體系在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 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和運行管理六類指標的基礎上, 增加"施工管理"類評價指標。
4.調整評價方法,對各評價指標評分,并以總得分率確定綠色建筑等級。 相應地,將舊版標準中的一般項改為評分項,取消優選項。
5.增設加分項,鼓勵綠色建筑技術、管理的創新和提高。
6.明確單體多功能綜合性建筑的評價方式與等級確定方法。
7.修改部分評價條文,并為所有評分項和加分項條文分配評價分值。